

膠東在線12月2日訊(通訊員 崔正 孫典) 千年以前,至圣先師孔子便提出了“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的理論。如今,“有教無類”的思想與教育公平緊密融合,成為新時代教育理念的重要組成。新海陽小學響應上級號召,組織全體班主任老師參加了煙臺市“隨班就讀特殊教育理論與實踐”線上培訓。
通過聆聽專家們的講解,老師們對“特殊教育”和“隨班就讀”有了全新的認識。授課專家在教學上的建議十分有針對性,尤其是關于自閉癥孩子和視力障礙孩子的教學方式,富有啟迪的同時更充滿了人情味兒,引發了老師們的共鳴。以視力障礙兒童為例,老師們領悟到:如果在教學時能夠關注到其因視力原因沒有掌握或掌握不準確的概念,加以個別輔導,他們在上數學、自然等課時運用這些基本概念將不再是難題;如果加強了各類感知訓練,他們在學習生活和日常生活中通過感知而獲得信息的速度就會加快,從而能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
通過此次培訓,老師們認識到,如果特殊兒童的特殊需要滿足得越多,其不足之處就能補償得越好,他們與普通兒童的差距就會越小,圓滿順利、全面發展的可能性就越大。補償不足,發掘潛能,一定要樹立既看到障礙又重視潛能的全人教育觀。解決好特殊兒童認識發展的矛盾和障礙,不僅要在生活上關心他們,還要在學習上幫助他們,讓學生在感受愛的過程中,理解愛,學會愛。